吃饭、唱歌与多元文化

最近身体状况不太妙,感冒加上咳嗽,脑子像是水豆腐,在脑壳里晃来晃去,钝钝地疼。这种情况下,脑子不能转。所以这几天都在看电视,看了一档美食节目,一档歌唱节目,还有若干集动画片。然后我惊奇地发现,它们之间竟然可以找到共同点,那就是多元文化。

美食节目不同于烹饪节目,呈现的重点并非制作食物的过程,而是造就食物的因素。地域不同,出产的食材不同,烹饪方法不同,文化不同,会造就出不同的美食。不同的因素碰撞在一起,又能造就出新的风味。以澳门美食为例,葡萄牙的食材、东南亚的调料、中国的烹饪技法,可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,形成澳门特有的味道。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带来了物种、器具、技法、文化的传播和交流,其后果可以很直观地体现在我们的餐桌上。在15世纪的中国,吃不到酸辣土豆。在18世纪的秘鲁,吃不到木薯扣肉。新的风味,多是多元碰撞的结果。

歌唱节目中的多元文化首先体现在歌手的构成上,参赛的歌手来源于不同的民族、国家和地区,专长于不同的音乐类型。可以看出,节目组想要尽可能多地呈现出音乐的可能性。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民族唱腔和流行乐的结合,戏曲唱腔和流行乐的结合,古典曲式与现代曲式的结合,亚洲乐器、非洲乐器和主流欧美乐器的结合,等等。只要解放一下想象力,一位藏族歌手可以把爵士乐、摇滚乐、藏族唱腔、歌剧唱腔、中国乐器、西洋乐器统统融入一首短短几分钟的歌里。与美食上的“混搭”相同,音乐上的“混搭”也会让人耳目一新。

再来说说我看的动画片——《天线宝宝》和《小猪佩奇》。大家应该都知道,天线宝宝里有亚裔、非裔、印度裔,代表着不同的文化,我就不赘述了。说说小猪佩奇,根据英语版的口音,可以知道小猪一家里有出身下层阶级的(猪爸爸)和出身中上层阶级的(猪妈妈),佩奇外公的口音里也有一点咖喱的味道,也许是印度殖民者的后代(纯属脑洞)。这些节目的背后都偷偷加入了对社会(文化)结构的考虑。再看大部分美剧,以我比较熟悉的喜剧为例,几个主要角色里肯定会包括亚裔或者南欧裔角色,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知识分子角色,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平民角色,甚至还有社会边缘人(如Bigbang Theory里的Stuart)。转过头来想,中国的情景喜剧,如《编辑部的故事》《炊事班的故事》《武林外传》《家有儿女》《爱情公寓》里面,好像只有《武林外传》和《爱情公寓》在较低程度上加入了对多元文化(价值)的考虑,其他作品都是从某一集体出发设定角色,也算是体现了国家特色。

上述内容好像给人一种暗示——“多元”是一件好事。其实未必。“多元”也可以是坏事,美国人苦于“多元文化”带来的相对主义和政治正确久矣。美剧里加那么多少数族裔角色,也并非都是出于尊重,也有可能是出于惧怕。新闻主播不小心说出“nigger”或“chink”保不齐是会被解雇的。因此我更愿意相信“多元”是一个中性的词,它只描述一种状态,至于这种状态会带来好的结果还是坏的结果,可能因人而异,因地而异,因时而异。“多元”意味着一件事情有了更多的可能性,但更多的可能性是否就意味着更好呢?不一定。举个简单的例子,如果你面前有一条路,你只要往前走就好了;但假如你面前有两条路、三条路,你就要迷惑了;最可怕的是,假如以你为圆心,任何一条往外发射的直线都是一条路,你就要陷入虚无了。说回吃饭和唱歌,你在享受各种新奇味道和音乐风格的同时,也会隐隐担心再也吃不到正宗的地方菜了,再也听不到纯粹的民族吟唱了。不过,从历史的角度看,“正宗”和“纯粹”本身就是不存在的。但这就是另一件事了。

从美食、唱歌说到多元文化,基本是瞎扯淡。最后说一件小事,我经常和朋友吃饭,南方的朋友常常无法接受馒头,而且每每嫌弃北方菜。可见,要想有个包容的社会,首先要有一个包容的胃。

写于2019年1月